大发500_大发500
大发5002023-10-11

担心得罪年轻选民,又承受不住美施压 ,台当局在兵役问题上躲躲闪闪******

  【环球时报特约记者陈立非】民进党“九合一”惨败后 ,兵役延长问题成了烫手山芋 。一方面蔡英文当局为了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,不敢得罪年轻人;与此同时 ,美国施压又使兵役延长问题箭在弦上。台媒为此质问道,若兵役延长与军购都因美国的压力 ,这样 的当局还能让民众相信吗 ?

  “当然是政治算计”

  台湾《中国时报》19日称 ,台“国防部长”邱国正多次表示希望兵役延长案能在12月底前公告,如今距离摊牌时刻只剩下不到两周 ,但政策仍未宣布 。原因就在于蔡英文办公室为选举考虑,企图以拖待变。根据台“兵役法”规定 ,如果义务役期延长一年以内,经“行政院”公告后一年即可实施。也就 是说,如果今年12月底前公告 ,可在2024年实施 ,如果今年底前未公告,明年才公告 ,就得等到2025年才能实施 。

  一名军方官员称,如果 是担心对2024年选举造成冲击 ,“现在不宣布 ,明年岂不 是影响更大 ?”而如果能赶在今年底前公布 ,2024年正式恢复一年兵役期,经过精算,2024年满18岁的男子多数都在念大学 ,第一年征到的役男仅数千人 ,“连1万人都不到”。报道称 ,台陆军规划编5个后备新训旅,现已编成步兵117 、109 、101这3个新训旅 ,会在明年做好准备 。前台南县长苏焕智18日透露 ,他一个朋友告诉他,民进党选举大败检讨,将延长兵役议题导致年轻人不投票列为败选原因,所以现在不敢再讨论延长兵役问题 ,怕影响2024年选举 。他痛批 ,如果这个消息属实 , 是一个非常严重 的问题 ,民进党整个党恐怕会被台湾人看破手脚 ,蔡英文和赖清德应该出来讲清楚。

 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也痛批,民进党凡事都是政治算计,“兵役延长案会不会有政治算计呢?当然 是政治算计”。

  处理好两岸关系 是根本

  台“行政院长”苏贞昌18日针对兵役问题称 ,兵役延长案已在做最后整理,但关于防务 、“外交”、两岸 ,这 是蔡英文 的职权 ,“行政院”会全力配合,有新做法会向民众报告 。台“国防部”发言人18日称,役期调整议题所涉范围广泛,必须考虑国际及区域情势 、防卫作战需求 、提升台军战力及役男生涯规划等多方面因素 ,目前仍在以统整方式缜密研议。联合新闻网称,台军各部门目前仍在朝着不通过“立法院”修法的途径,以“恢复征兵制”、延长役期为一年进行规划 ,并且安排配套措施 。

  台军内部对于兵役延长看法不一。台“退辅会主委”冯世宽19日称,4个月的军事训练役实在太短,延长军事训练役合情合理 ,“ 的确要当一个战斗兵或者战斗人员,4个月 的时间 是不够 的”,现在就 是静待“国防部” 的研究。有退役将领认为,兵役不但要延长 ,而且要延长到两年 ,延长到一年并不够 。

  但也有军方人士认为 ,现在台湾部队训练资源不足 ,再加上干部缺乏见识、知识 、胆识情况下所形成 的“部队文化” ,无法吸引年轻人,军队又不愿投入扎实 的训练,役期即使延长至一年,只具有心理安慰作用,既提升不了战力 ,又浪费了资源。该将领直言 ,民进党应该处理好两岸关系,这才是根本,延长役期不是解决之道。这次“九合一”选举,在野势力提出 的“票选民进党,青年上战场” ,使民进党全面崩盘 ,老百姓用选票清楚告诉民进党 ,他们不要战争 。

  蔡当局不敢违逆美方

  延长兵役问题对民进党当局来说 ,似乎已是箭在弦上 。《中国时报》19日称,如果民进党按照规划于12月底前宣布 ,等于承认当政多年把台海推到兵凶战危的处境 ,对2024年选举怎么会有利?但“役期延长 是美方的要求 ,蔡政府咬牙也要推”。美国要台当局强化台军后备战力 ,蔡当局如实推动;美国要台湾增加防务预算,蔡当局照办;现在要台军恢复征兵,延长役期,“尽管对选举有影响,蔡政府也不可能违逆美方” 。

  所以 ,绿营目前就 是试图把责任推到台军和马英九头上 ,要军方承认马当年推动募兵制是个错误 。联合新闻网19日嘲讽称 ,当下绿营比蓝营更爱高喊“重视国防” ,但 是一旦出状况 、抢着要自保时,台军永远不是绿营自己人 ,总还是要推出去挡子弹 。《中国时报》19日称 ,马英九当局当年实施募兵制有两大背景:一 是两岸关系缓和,二是役期只剩一年 ,等于年年在训练新兵 ,浪费军中资源 ,也浪费年轻人的时间 。而且蔡英文2016年参选前推出“国防蓝皮书”,表示支持募兵制,为何直到美方要求才想恢复征兵制?文章称,美方要台积电赴美设厂,上千名工程师及家眷赴美 ,美国打什么算盘 ,绝大多数民众都看得懂,因此在11月26日举行 的“九合一”选举中以选票作出回应,那就 是民众不希望台湾变成战场,“选举惨败 的民进党,还看不出问题出在哪里 ?”(环球时报)

大发500

青岛大学 :用好非遗传统文化宝藏【非遗进高校 探索美育新模式】******

  “老师,我们又拿金奖啦!‘互联网+’大赛 的 !”

  “老师,我被博物馆录取啦!千人取一个 !”……

  青岛大学美术学院侍锦教授经常为学生们一个个喜讯开心不已 。

  “这要感谢非遗传统文化宝库 的赋能!”侍锦对记者说。

  经过多年非遗进高校 的实践 ,侍锦非遗团队构建了五位一体 的非遗美育实践教学模式——博物馆实物教学+调研场景教学+互动体验教学+创新实践教学+项目大赛教学,美育育人的同时,在非遗推广、成果转化 、服务社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探索 。

  教室就 是博物馆

  侍锦 是一个资深的民间工艺品收藏家。从一个古朴 的鱼盘开始 ,至今他已有了近万件藏品 ,这 是他实物教学 的宝库 。

  “这只墨盒的精巧 ,这匹鲁锦的纹样 ,只有摸到实物,才能切实感受它们 的美。”侍锦对记者说 ,尝到了非遗实物教学 的甜头,他在这条路上坚持了30多年,带领团队创出了非遗“沉浸式实物”教学模式 。

  2019年年底 ,青岛大学在浮山校区图书馆寸土寸金的四楼辟出1000多平方米 ,建立了教学型的民间工艺美学馆,开国内高校之先河 。侍锦和团队花费30多年心血淘来 的万件民间工艺品安放在此 ,向全校开放。

  大到千工床、织布机 ,小到泥老虎、银首饰 ,气韵饱满的鱼盘 、精妙绝伦的柜奁 、图腾绚丽 的织物 ,或厚重或轻灵,或热烈或朴拙 ,美学馆万件藏品,让穿越时空 的美扑面而来……

  每个学子都可以推门而入 ,领略先人 的审美智慧、匠人精神和对美好生活 的追求,触摸中华传统文化的根系脉络。

  这里不仅是一个博物馆,更 是学校综合素质教育和美育教育基地 。

  这里 是青岛大学的《民间美术》《传统纹样》等专业课 的教室:立体“沉浸式”的教学空间,润物无声,触手可及 的非遗之美 ,让中国特色融入学生 的血脉 ;

  这里 是全校通识课《中国传统手工艺鉴赏与实践》 的课堂 :扎染 、活字印刷 、布老虎 、甲马印画……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刻感受非遗魅力 ,提高审美认知 ;

  这里 是面向校内外的非遗传播大讲堂 :剪纸、花鸟字、刺绣 、印染 、衍纸 、焗艺、木版年画和拓印等非遗传承人被请进来做老师,让学生直面民间高手 ;

  这里 是非遗美育教学的研究中心 :田野考察拍摄的图片 、搜集 的资料、收集的民艺实物、研究数据等构建了系统的课程体系 。近年来 ,获批非遗相关课题立项20余项。

  非遗滋养 ,专业课受益

  近几年,团队所任教专业连续4年有学生考取清华美院研究生。“录取的学生,不仅在于绘画功底和表现技巧强,更因为他们有深厚的文化功底。”

  非遗的底色 ,让学生就业优势凸显 ;陈宇被上海博物馆录取、张玉被滕州市文化馆录取 、孙建鹏被青岛市市南文化馆录取……

  在非遗团队老师 的指导下 ,近几年学生们捧回200多项各类大奖 。

  团队成员彭卫丽副教授的研究生荆兰淇 ,作为《匠染织梦——齐鲁纺织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的践行者》项目负责人,刚刚抱回第八届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金奖、国赛铜奖 。

  “老师的悉心指导和非遗元素的优势让我们底气十足 。非遗让我受益良多,下一步我会围绕非遗展开自己 的毕业研究 。”荆兰淇对记者说 。

  高校,担起非遗薪火相传 的使命

  “这些年 ,我带了50多个研究生 ,有30多个在学校工作 ,他们继续在学校传播非遗文化,成为非遗传播 的‘点灯人’ 。”侍锦满面春风。

  团队 的顶梁柱彭卫丽, 是侍锦2002届的研究生 ,在教学 、科研成绩斐然 的同时 ,指导学生拿回100多个大赛奖项 。

  “读研究生期间,我接触到非遗 ,被其无穷 的魅力吸引,确立了自己教学与科研的方向。”彭卫丽对记者说 ,“在非遗文化的滋养下 ,学生们 的品质、技能 、创新意识都得到提升 ,我由衷地高兴 。我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力棒不断地往下传。”

  很多同学成为非遗发烧友 ,加入非遗推广 的队伍;毕业的学生经常来电话通报自己发现的民间工艺宝贝……

  依托博物馆,青岛大学担起了非遗美育传播 的社会责任。近年来 ,举办非遗展览20场次 ,非遗讲座45场次,公益实践体验100余场次……

  2020年团队受青岛市文旅局委托 ,全面普查市级以上207项非遗项目 ,开展“青岛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手绘图典”项目 的普查、调研、书籍设计等工作。

  2022年,青岛大学民间工艺美学馆获批山东省非遗研究基地 ,侍锦获“2020山东非遗年度人物”殊荣。

  非遗,高校美育育人 的宝藏

  “每一件值得留存的非遗工艺品里,都蕴含着制作人 的生活态度、工匠精神 。所以,非遗 是美育也 是德育。”侍锦深有感触 。

  借助非遗蕴含 的深厚文化内涵 ,引导学生民族自信、家国精神 、正确的价值观,这是非遗团队“崇德尚美”的育人理念 。

  第一节课 ,同学们要介绍自己家乡 的非遗元素;放假时 ,调研家乡非遗文化。随着课程的深入,越了解越热爱 ,同学们 的文化自信、家国情怀慢慢地培养起来 。

  在西柏坡、沂蒙山等地方调研 ,让学生接受红色文化熏陶;田野考察采访时,民间工艺传承者的自身经历会给学生上一堂最生动的思政课……

  侍锦讲授 的《民间美术》早已是省级一流课程,课程蕴含 的非遗思政内容,提升了课程的含金量 。

  美术学院2017级吴茂林同学的故事,让人看到了非遗美育育人的能量。

  一入大学 ,吴茂林便跟随侍锦参与创办云贵印染工作室 。连续保持全系双第一成绩 的同时 ,他在百余项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,是一个勤奋的非遗推广志愿者。

  身为“全国百名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” ,他搭建了“非遗+”创新创业团队 ,公司开得红红火火。毕业后 ,他却选择去新疆做一名武警 。

  电话中他对记者说:“在走访调研中,沂蒙精神深深震撼了我,更加坚定了我的参军梦 。未来,我将用在非遗团队领悟到的努力和严谨去实现更多的价值。”

  让非遗活起来,服务社会

  美学馆设立文创工作室 ,致力于教育研学、文创设计 、助力三农,形成“教 、研、产 、创”一体化实践平台,为非遗 的传承和创新发展、成果转化开创了新路径 。

  “你看 ,就是在馆藏 的这款木质食盒的基础上 ,学生受到启发,为企业开发了一款点心包装盒,获得了大奖。”团队成员田鑫老师介绍说,每年学生的非遗元素毕业设计作品 ,很多都会受到相关厂家的青睐,直接买走。

  2021年,美学馆参与组织协办青岛市首届非遗+文创设计大赛 ,并推出“青岛非遗礼”“青岛有礼”“英气楼糕点”“植秀堂驻颜面膜”等非遗相关文创产品,推动了地方非遗文化发展。

  近几年来,非遗团队联合企业、政府等诸多社会力量 ,组织策划了非遗进乡村 、进文旅小镇 ,打造非遗工作坊、乡村记忆馆、美丽乡村示范基地等十几处 ,在非遗促进就业增收、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持续发挥作用。

  青岛大学美院校友 、企业家孙亮,积极参与非遗助力乡村振兴,他请来侍锦团队做指导,建设运营“源乡·和溪廿四节气文创村” ,为村民和返乡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 。

  2022年 ,侍锦带领彭卫丽等团队成员所做 的实践成果《教育引领 、文化赋能——“非遗+”助力乡村振兴 的新范式》 ,获得两年一届的第五届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。

  山东省政府颁发 的这块铜牌挂在美学馆入口,熠熠生辉 。

  中青报·中青网记者 邢婷 来源:中国青年报

中国网客户端

国家重点新闻网站,9语种权威发布

大发500地图